TC4钛合金因其密度小、比强度高、抗腐蚀性好,综合性能优异,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、航天、舰船、化工等领域。虽然TC4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,但在工业化生产中,经常由于制备工艺不当而造成开裂、夹杂、偏析、气孔等缺陷。本文所述锻件的特点是直径大、厚度薄。本文针对某批次存在缺陷的TC4盘型锻件进行检验分析,通过超声波探伤、金相及能谱分析等方法找出缺陷性质及其产生原因。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,为TC4钛合金锻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。
1、试验方法
本文所用材料经真空自耗电弧熔炼TC4合金铸锭,下料后锻造成厚度较薄的大直径圆饼形锻件(φ700mmx28 mm)。对TC4铸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,结果符合GB/T3620.1-2007标准的要求。
采用超声检测的方法来确定锻件的内部质量。
为了保证缺陷的检出率,在信噪比满足检测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大灵敏度.最终选择φ0.8mm平底孔作为参考反射体。在设置灵敏度的基础上,对锻件进行100%扫查,发现两处超标缺陷,两缺陷均在靠近锻件圆盘边缘部位,缺陷反射波见图1。应用超声波的精确定位功能,以缺陷反射波幅为参考。确定缺陷深度及异常区域范围。并作为解剖区域解剖取样。共取得2件试样。为此,本文用金相观察和能谱扫描的方法对该锻件做进一步检验分析,以便找出缺陷性质和产生原因。
2、试验结果与分析
2.1 金相低倍检验
对出现信号缺陷的部位进行横向切取试样,经抛光后,在一定比例配制的腐蚀液中进行腐蚀,观察低倍组织,结果见图2。从图中可观察出:1#试样近中部有明显亮带,在亮带上有缩孔,并夹杂细小裂缝。24试样缺陷处与基体部分存在组织异常现象且存在细小裂缝。
2.2 金相高倍检验。
观察1#、2#试样高倍组织,结果见图3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1#、2#试样基体均为初生等轴α+小等轴及片状α的转变β,1#试样存在着一个4.8mm×3.3mm的与基体组织不连续的缩孔缺陷,其周围上下部分仅α初含量少于基体,在上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粗大α相。左右两侧则存在条状扭曲的粗大α初+β转,且α初含量高于基体。2#试样存在着一个1.3
mm×8mm的组织异常缺陷,表现为有条状扭曲的粗大α初+β转,且α初含量高于基体。
2.3 缺陷区及基体布氏硬度测试分析
对缺陷区及基体进行硬度测试,测试点分布规律为:前2测试点在缺陷区中心位置选取,其余4点在缺陷区边缘均匀分布选取。基体测试点为随机抽取6个位置点。测得的硬度数据如表l所示。该锻件技术指标要求硬度值为293~361HB,从表中可以看到基体区硬度在技术指标范围内,而缺陷区硬度值普遍高于基体区,中心区硬度最高,且随着距缺陷
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。
2.4 扫描电镜形貌及能谱分析
对1#、2#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,结果如图4、5所示。试样不同区域的元素含量见表2。对1#试样来说,表面裂缝处的能谱分析显示Ti的含量为98.4%,比正常基体部分含量偏高约8%。表明缺陷处为合金化不足引起的富钛化偏析。1#试样表面异常处的能谱分析显示,氧元素含量很高,为11.71%;钛含量偏低,为75.36%;铝和钒元素的含量也偏低,并伴随其他杂质元素的析出。说明该处是一个复杂的钛氧化物形态。对2#试样来说,其表面正常区域和表面异常区域的元素构成基本一致.而裂缝处的氧元素含量偏高,为13.48%,钛及铝含量均偏低。这说明该处是一个富氧间隙元素偏析。
3、结果分析
一般来说,非金属夹杂(含富氧、富碳、富氮夹杂)表现为光亮的条带和区域。这些带和区域有时伴随有疏松、裂纹、空穴等,属于冶金缺陷范畴。1#试样缺陷的形貌是呈现亮斑且局部有针状裂缝的缩孔.显微组织表现为与周围基体组织粗大不连续的显微硬度高的α相聚集。能谱分析显示,缺陷异常区氧元素及碳元素含量偏高,导致其中心区显微硬
度显著提高,而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增加,金属中氧元素含量减少,逐渐转变成合金的典型组织,这一点可以从显微硬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看出。该处氧含量增高而钛含量降低,特别是铝含量较低,比基体材料低3/4,且有其他杂质元素存在,呈现出复杂氧化物形态。缩孔区域Ti含量显著高于基体部分。综合1#试样缺陷特征可知,该处缺陷为富集氧的非金属夹杂并伴有针状裂缝处的富钛元素偏析。
2#试样缺陷的形貌是呈类圆形的且局部表面有细小裂缝的亮斑。金相高倍组织显示该处有条形扭曲状的α相聚集且与周围基体组织有不连续现象。与1#试样缺陷处全部为与基体组织不连续的缩孔不同的是,2#试样只在表面出现了细小裂缝。组织不连续程度较1#试样小。2#试样能谱分析显示,其异常区域和正常区域的元素基本一致,氧元素含量偏
高,其缺陷处为富有氧元素偏析。
4、结论与改进措施
(1)1#、2#试样缺陷为同一类,属于冶金缺陷。缺陷区附近存在微区化学成分不均匀。氧含量偏高,铝、钒含量偏低。导致该区域是复杂的氧化物混合态。元素偏析会导致工件变形过程中在缺陷部分出现疏松、空穴或裂纹。缺陷主要是微区化学成分不均匀,氧含量偏高氧化严重,形成富氧的夹杂,形成粗大的仪相,导致其显微硬度显著增大,而塑性下降。因此在变形过程中由于脆性大导致缩孔和裂纹。
(2)消除以上冶金缺陷的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:一是要研究更加完善的铸锭检验方法,以便及早发现,减少损失,提高生产效率;二是应更加仔细地选择、清理和控制加入的海绵钛,及时清除氧化严重的海绵钛颗粒。
参考文献:
【1】 陈畏.钛【M】.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2008.
【2】 赵永庆,陈永楠,张学敏,等.钛合金相变及热处理【M].长沙:中南大学出版社。2012.
【3】 鲍利索娃EA.钛合金金相学[M】.陈石卿,译.北京:国防工业出版社,1986
相关链接